大家好,卢光稠的人物简介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卢光稠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卢光稠的人物简介和卢光稠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卢光稠的介绍卢光稠的人物简介卢光稠的纪念先贤卢光稠(840—911),讳定国,字茂唏,一字茂熙,出生于虔州(今赣州)虔化县清音里(今宁都县麻田)卢氏望族,汉代涿州著名大儒北中郎将卢植的裔孙,是唐朝末年赣南农民起义的领袖,世称卢王。他在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拥兵起义,并很快占据虔州,自任刺史,从此开始了他在虔州26年的统治生涯,成为赣州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首领。同时也是历史上一名治理开发赣南成绩卓著的功臣,也是赣南客家民系的早期杰出英雄人物。
卢光稠(840-911)字茂熙(懋唏),郛名十七郎,讳定国,汉代涿州著名大儒北中郎将卢植的裔孙。于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七月十八日生于虔州(虔州于宋绍兴二十二年,即公元1152年改称赣州)虔化县上三乡怀德清音里韶坊(今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洛口镇麻田村。唐末虔州农民起义军首领。远祖居河北幽州。祖父是卢公达,高曾祖父是因长安朝廷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政治事件而埋名移居赣南的卢宗泰。他有一个哥哥,七个弟弟。妻文氏,侧室尉氏。长子卢延昌,次子卢延巡。光稠系唐开元元年癸丑(713年)辗转徙虔化(今宁都)县之卢宗泰五世孙,其父卢卓曾任虔州刺史。光稠天资聪颖,自幼习武,喜爱骑马射箭,常用藤条、利器与坚甲操练武艺。及长,身材高大魁伟,身长八尺五寸,虎背熊腰,臂力过人,相貌威严,声如洪钟。他博览典籍,细察民情,光明磊落,智勇兼备,文经武纬,融会贯通,甚得乡人好评。黄巢起义后,南方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唐光启元年(885年),光稠与姑表兄谭全播在南康县石溪都(今上犹县双溪乡)聚众起义,卢被推为统帅,谭为谋士(副首领)。当年正月,占据虔州(今赣州),自称刺史。天复二年(902年),占据韶州(今广东韶关),遣其子延昌镇守。不久,又派其兄光睦攻占潮州。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岭南割据者刘隐,派其弟岩领兵赶光睦出潮州,并以数万兵攻虔州。全播用策,虽击败刘岩,保住虔州,但光稠已处境维艰。遂奏请后梁太祖,表示愿通道路、输贡赋,臣属后梁。梁太祖准奏,在虔州设百胜军,授光稠为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辖虔、韶二州及吉州(今吉安)南边诸县。又建镇南军,以光稠为留侯,并封其为王,世称“卢王”。开平五年(911年),光稠病逝于虔州任上。光稠为人豁达大度,宽仁爱人。主政虔、韶等地二十六年,政绩卓著,不但维修并扩建了虔州城,建造了郁孤台,而且注意济贫恤孤,轻赋薄敛,使久经战乱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故领地百姓对其感恩戴德,争相立庙塑像祀奉。今广东韶关的“忠惠庙”,南康唐江镇的“康王庙”,赣州水东的“康王庙”、“康公庙”,永丰北坑的“卢王庙”,洛口麻田与中元里的“卢王庙”,拜谒者世代络绎不绝。
各地士民还以其他多种形式来寄托对卢光稠的怀念。上犹县西一百二十华里处有一座大山,山势雄壮,山上有一巨洞,卢光稠当年曾来此洞,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命名此洞为“卢王洞”。上犹县营前地有一座大山,其形如书柜,原名书山,为了纪念卢光稠,当地人民把它改名为“太傅山”(因为梁太祖封卢光稠为“太保太傅”)上犹县人民还为纪念卢光稠而建了“卢公塔”。在一些县,人民还为卢光稠建立衣冠家,以永久缅怀之。
据传,虔化县麻田卢王庙庙门横匾上写的是“神光普照”四个大字,庙门上的对联为“卢王威灵日朝日显,庙前溪水长涨长流”。庙内有三幅对联;其一为“昔日扶助后梁主四方平静,今日韶水佑黎民百姓安宁”;其二为“恩施宇庙韶溪百姓皆沾恩,德贯日月麻田黎民齐感德”;其三为“来来往往赖卢王川流不息,古古今今敬神像求之则灵”。由此可见万民对卢光稠爱戴、崇敬之真诚!
悠悠千载,沧海桑田,但上述祠庙中的大部分,竟然犹存。在这些祠庙所在地,每年正月,民众仍循传统,高抬卢光稠的高大塑像,奉为神灵,巡游村镇,以古老虔诚的仪式祭拜,祈祷保佑安康福寿。据说,远近百姓,凡水旱疫疾,雨阳寒燠,所祈祷者,必有感应,无不灵验。
尤其需要提到的是,上述麻田的卢王庙,已于公元2000年9月重建竣工。殿上卢光稠的塑像,全身闪烁,神采庄严。庙中红烛常明,香火甚旺。慕名前往祭拜者,络绛不绝。此庙乃当今卢氏后裔寻根、客家学者实地考察研究及海外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卢光稠的后裔现分布于江西的宁都、南康、赣县、井冈山、遂川、铜鼓、南昌,福建的宁化、汀州、上杭、龙岩、永定、福州,广东的梅州市梅县区、兴宁、五华、惠州、广州,广西的平南、贵港、容县、玉林、永福、南宁,湖南的浏阳、长沙、甘肃的兰州,和北京、天津、上海、台湾、香港、东南亚诸国及欧美等地,人才辈出。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