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知识 > 文章页面

仁义师太的人物轶事

黄宗羲的人物轶事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仁义师太的人物轶事,以及仁义师太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仁义师太的人物轶事仁义师太在死后肉身为什么没有腐烂仁义师太的人物生平

仁义师太传

吴冠中的人物轶事

1983年,仁义老师太来到九华山时,携带了不少的钱。这钱是老师太几十年来挖草药、做药丸、走村穿巷,行医看病,一分一角积攒起来的;是当志愿军的津贴、在医院工作的工资、下放在农村劳动的工分钱积累起来的;是她卖掉自己的农产变换而来的;是她一生辛苦劳动、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老师太来九华山,先是住菩提阁,当时是与宽修师太打同参,宽修住楼下,仁义住楼上,因楼上楼下香火相差很大的关系,二人不时斗嘴,每次斗嘴后,仁义就买一尊大肚弥勒,借以学忍。后来她看中了通慧禅林这块宝地。

通慧禅林,环境清幽,意境古雅,他背倚东崖巨峰,面朝地藏塔墓,四周古木参天,院前溪水潺潺,曲径而通幽,鸟语伴花香,是一处修身养性、自度度人的好地方。但禅院因年久失修,残墙断壁,破烂不堪。老师太感叹之余,发下心愿:尽自己最大心力,重修古寺,重振道场。1986年,76岁高龄的老师太,四处奔走,办理各种报批手续,操办各种建筑材料,亲自监督工程质量。这期间,她每天还要接待患者,有时一天要给十余位患者配药。老师太以她超乎寻常的愿心和毅力,凭着三寸小脚支撑起七、八十岁的身体,内外忙碌,苦心经营。经过两年多的操持,通慧禅林修葺一新,宝地重光,道场复兴。老师太为了这座古寺耗去了毕生的劳动所得,这与用十方的钱财筑起的高寺大院相比,其意义自然不同。她留下的不仅是一个禅林,而是爱教忘我、爱寺忘躯、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佛教巨大的精神财富。

左手腕的枪伤

仁义老师太不仅是一个忘我的爱教者,更是一个无畏的爱国者,她手腕留下的枪伤,是她爱国报国的永恒印记。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951年,仁义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年随军奔赴条件极其艰苦的朝鲜战场。在战场上,她是不拿枪而拿手术刀的特殊军人,为了抢救伤员,她住地洞、卧雪地,冒着枪林弹雨,迈着从小裹伤了的小脚,不分昼夜地在前线与后方之间忙碌。有一次,她在前线抢救伤员,一颗子弹飞来,打穿了她的左手腕。她忍住疼痛,口念大悲神咒,用纱布简单地包扎一下伤口,又投入抢救伤员,解救他人痛苦的特殊战斗。在朝鲜的3年里,仁义师太九死一生,挥汗流血,全身心地去爱国报国。她以她的血汗告诉我们,她爱教更爱国,她是一个讲慈悲重修持的比丘尼,更是一个知恩图报责任心强的好公民。

一副石磨盘

仁义老师太念佛一生,行医一生。念佛求解脱,行医解脱人。

在她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无论她走到哪里,身边总是带着一副特殊的医疗器材--石磨盘。这副普通的石磨盘,约近两百斤重,是她碾制草药的重要工具。当她在一个地方安塌下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购买各种中草药,然后用石磨碾粉,配制各种药丸。她带着石磨盘从东北来到九华,又带着石磨从九华到邯郸、石家庄,到山西浑源,以后又到五台山,再从五台山带到九华山。石磨盘随仁义法师行程万里,制药无数。“出门在外,石磨子又笨又重,还是不要带吧。”行前,她身边的人总是劝她。“带着,带着”,她操着东北口音,爽朗地回答。“丢在这里闲着多可惜,到了新的地方,就是去买,也不是说买就能马上买得到的。病人,哪里都有,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病,用药,也要根据病情随时调制,没有石磨子,我怎么去制药?”。“你又不是缺钱花,就不要那么辛苦了,又是制药,又是看病。”见她那么辛苦,她身边的人劝到。仁义师太总是爽朗地笑着说:“看病就是看病,不是为了赚钱。要赚钱,我出家干什么?好人不知病人苦哇,健康才是福份,看到病人痛苦的样子,你心里好受么?”原来,仁义老师太是不忍心看到人家生病,不愿意看到人间有痛苦。谁痛苦,她老人家心里就难受,谁愉快,她老人家也跟着高兴。她带着石磨走南闯北,以自己的心力,给人家带去幸福。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正是大乘菩萨济世度人的精神。如果石磨能开口说话,它一定会说:“仁义老师太早已是一位行菩萨道的大菩萨了,你们怎么现在才尊她为肉身菩萨”?

日日诵经长持白斋

仁义老师太自出家以后,严持戒律,难行能行。她的日常功课主要是金刚经和大悲咒。无论是在朝鲜战场,还是“文革”前后在乡村行医,还是晚年朝山礼佛住持寺院,有意无意、有空没空,提起或不提起,大悲神咒总是不离心口。大悲咒与她身心已经融汇,达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超然境界。除持咒以外,每日临睡前,老师太最少诵金刚经一遍,并且口诵心行。在日常生活中,随缘自在,无著生心。老师太诵经持咒,一门深入,是以严持戒律为基础的。出家后,她在严持比丘尼戒的基础上,加持白斋。即一切饮食,不用食盐,民间又叫吃淡斋。清水寡淡的菜汤,一般人吃一餐也受不了,可老师太一持就是几十年。她的肉身能金刚不坏,自然顺理成章。

人天师表

仁义老师太的一生,看似平凡,实际是极不平凡的。她的感人的小故事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她留下的巨大精神遗产也是语言文字所无法表达准确的。纵观她平凡而传奇性的一生,无论是入世行医,还是出世求法;无论是外行善事,还是内修密行。事事人之楷模,处处为人师表。她是比丘尼的骄傲,也是九华山的骄傲,更是中国佛教界的骄傲。

仁义师太(1911年-1995年)现代比丘尼。俗名姜素敏。原籍辽宁沈阳,后出嫁至吉林通化市。姜家家境富裕。按当时的习惯,父母将素敏的小脚裹成“三寸金莲”。七、八岁时,送素敏读私塾,学琴棋书画,想把她培养成淑女型的富家小姐。可素敏经常偷偷到附近庙里听和尚诵经,还从家里取些粮食接济庙里。几年下来,《心经》、《大悲咒》她已能熟练背诵。十七、八岁时潜心学医,主攻中医学针灸一门。

仁义老师太自出家以后,严持戒律,难行能行。她的日常功课主要是金刚经和大悲咒。无论是在朝鲜战场,还是“文革”前后在乡村行医,还是晚年朝山礼佛住持寺院,有意无意、有空没空,提起或不提起,大悲神咒总是不离心口。大悲咒与她身心已经融汇,达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超然境界。除持咒以外,每日临睡前,老师太最少诵金刚经一遍,并且口诵心行。在日常生活中,随缘自在,无著生心。老师太诵经持咒,一门深入,是以严持戒律为基础的。出家后,她在严持比丘尼戒的基础上,加持白斋。即一切饮食,不用食盐,民间又叫吃淡斋。清水寡淡的菜汤,一般人吃一餐也受不了,可老师太一持就是几十年。她的肉身能金刚不坏,自然顺理成章。

1999年1月2日(农历戊寅年十一月十五日),对九华山通慧禅林来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天下午3时,住持比丘尼思尚法师小心奕奕地打开仁义老师太的坐缸,见圆寂已3年零两个月的师父稳稳地端坐在缸里。黑白相间的头发长出寸余,牙齿完好,皮肤毛孔清晰,装缸时穿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思尚法师十分小心地剪去裹在仁义老师太身上的厚厚的衣服,见老师太身体干缩,体肤完好,长长的指甲结实地长在指头上。摸摸老师太的身体,腰间和臀部还有弹性。更令人惊奇的是,老师太的女性特征已无痕迹。乳房消失,胸部平整,下身长合无痕。当初入缸时平放在腿上十指相向的手印已有变化,右手稍有提高,且拇指与食指相抵,作捻针状。思尚法师惊叹不已。的确,仁义比丘尼肉身不腐,且形象如此完好,不但是通慧禅林的大喜事,也是九华山、是佛教界的大喜事。从佛教史上看,修成肉身的比丘已是十分罕见,而比丘尼修成“肉身菩萨”者,古今中外佛教界尚无记载。真正稀有,仁义肉身菩萨!

仁义师太觉得自己大限将至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几天不吃不喝,而且确实之前就已经和自己的徒弟说好自己要坐缸。经过了许多工序并且在缸里封了几年,仁义师太本身医术高明,所以自己很有可能放入一些药物是自己的身体不能够腐烂,以至于出缸之后,仁义师太的肉身的皮肤还有弹性。再过一段时间,仁义师太的肉身中,水分完全消失,然后人们再给肉身涂上金漆,就变成了一尊金色的肉身佛像。肉身佛像又叫肉身菩萨,也叫全身舍利,是非常少见的,而仁义师太这尊肉身佛像,是第一位比丘尼坐化而成的。

仁义师太(1911年-1995年)现代比丘尼。俗名姜素敏。原籍辽宁沈阳,后出嫁至吉林通化市。姜家家境富裕。按当时的习惯,父母将素敏的小脚裹成“三寸金莲”。七、八岁时,送素敏读私塾,学琴棋书画,想把她培养成淑女型的富家小姐。可素敏经常偷偷到附近庙里听和尚诵经,还从家里取些粮食接济庙里。几年下来,《心经》、《大悲咒》她已能熟练背诵。十七、八岁时潜心学医,主攻中医学针灸一门。

1940年秋到山西五台山,在显通寺落发出家,取法名仁义。出家后仁义潜心修持,农禅并用。1942年,仁义入沈阳中医学院钻研医学四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仁义毅然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随军入朝。在朝鲜的三年里,仁义千辛万苦,用其医术之长,抢救医治了很多伤残军人。1953年底回国,被安排在通化206医院。1954年被派往沈阳大南关联营中医院针灸科,1958年被派往环城卫生院,1963年下放到二边江乡三边江村。1976年,她回通化市自办诊所。1982年仁义再赴五台山,在塔院寺受具足大戒,同年重修南山寺。

1983年仁义法师朝礼九华山,先后住甘露寺、菩提阁等庙最后住通慧禅林,并变卖家产倾其所有修复寺宇。此后,仁义法师不顾年高,又外出弘法行医。她赴邯郸、奔石家庄、走浑源、上五台,一路修庙,一路行善,一路结众生缘。在九华山期间,她施医送药,诲人不倦。1995年4月,仁义从五台山返回九华山通慧禅林。同年11月28日晚七时圆寂。享年85岁。其弟子打开存放已3年零2个月的坐缸,见仁义师太端坐缸里,黑白相间的头发长出寸余,牙齿完好,皮肤毛孔清晰,身体尚有弹性,入缸十指相向的手势已有变化,右手稍抬高作捻针状,这是她几十年来为病人扎针的姿势。仁义师太是中国佛教史上出现的首尊比丘尼肉身,现供奉在通慧禅林。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沈从文的人物轶事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