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知识 > 文章页面

清朝皇帝的妃子婉如的生平简介.(婉如是谁)

清朝嫔妃的脖子上为何系着白布 其实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为了皇上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清朝皇帝的妃子婉如的生平简介.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清朝皇帝的妃子婉如的生平简介.的知识,包括八字看妃子相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康熙妃子章佳氏阿秀清朝皇帝的妃子婉如的生平简介.康熙妃子章佳氏阿秀

雍正初年,雍正帝因为胤祥的缘故,追封章佳氏为皇考敬敏皇贵妃,并祔葬景陵,开了清朝皇贵妃陪葬的先例。章佳氏是唯一一个陪葬康熙的妃子。

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这句话正确吗

在清东陵之景陵的妃园寝中,至今都有一个空穴;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康熙帝的景陵地宫中,除了陪伴他的四位皇后外,却又多出了一个梓宫!据说啊,当时给盗墓的人吓坏了,数了好几遍,确确实实是多了一个!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经过后来的考证得知------地宫中多出来的这位,其实就是妃子园中空着的那位,是同一个人。可这又怪了,咱看妃子园寝中的排列顺序不难看出,那个空穴的主人,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庶妃,像这样的身份怎么能进地宫陪皇帝呢?再说了,原本已经入葬了,也不能说移就移啊!带着这些疑问,我来给大家一一讲述。这空穴的主人,是康熙帝的一位妃子章佳氏,她是参领海宽的女儿,最初入宫时候就是封为妃,之后康熙帝在世期间就再没晋升过了。她一共为康熙帝生了3个孩子,这其中只有一个儿子,就是皇十三子允祥--------要想弄清这些疑问,我们的故事必须先从她这个好儿子说起:怡亲王允祥,是雍正帝非常疼爱的皇十三弟,二人的关系远远胜出了雍正帝与自己同母所生的皇十四弟的关系!在雍正帝继位之前,他俩就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后来,皇八子党的人一心与雍正为敌,可是偏偏这位十三弟对皇兄忠心耿耿,成了雍正帝的左膀右臂,在他们相处过程中,允祥时刻不忘忠、诚、敬、直、勤、慎、康、明八个字,也正因为这样,雍正帝亲书此八字,做了一块匾额赐给允祥。面对着这种荣耀,允祥依然守着本分,从来都是把自己的位置摆得端端正正,一切只是为了辅佐皇兄。雍正帝的十七弟允礼本来与允祥的关系很一般,但是后来允祥发现他这人深明大义,所以推荐给了雍正帝。开始时候雍正帝一直怀疑允礼也是皇八子党的人,现在经过允祥的推荐,雍正帝就试着让允礼管理一些事物,果然,允礼真是一位忠心且能干的好弟弟。这也说明雍正帝对于允祥的话是十分信任的,要不然根本不会尝试。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9439664_1.html/ ]

当允祥于雍正八年(1730年)病故的时候,雍正帝自己也有病在身,但是他甚至不顾及自己的身体,亲自来为允祥料理后事!!作为一个君王,能这样做,真是千年罕见!其实这说到底,是因为在他心里,一直把允祥当作最好的弟弟也最忠心的大臣。面对着当时皇八子党的挑衅,他十分需要这样的一份情感,而允祥恰巧就是这样一个人。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去说允祥的母亲章佳氏妃子的故事了,哎,其实讲到这里大家应该也就猜出原因了吧?由于章佳氏的好儿子允祥生前与雍正帝的关系非同一般且忠心耿耿,这做母亲的自然也就沾光了(应了我前一篇文章结尾处所言:如果你不是当朝皇帝的亲生母亲,只要你与当朝皇帝关系好,也不用担心你的身后事),虽说她不是雍正帝的亲生母亲,但是咱雍正帝对她就如同对亲娘一样了------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章佳氏就已经去世了,入葬在了景陵妃子园寝;但是在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雍正帝将章佳氏的地位一下子升了两级(妃-----贵妃-----皇贵妃),一跃为“敬敏皇贵妃”,并且破了老祖宗的规矩,将敬敏皇贵妃从已经安葬好的妃子园寝移出,移葬到了景陵地宫!开创了景陵地宫祔葬皇贵妃的先例!由于已经使用过的地宫不能再次使用,所以敬敏皇贵妃在妃园寝的地宫至今是一个空穴了。--------大家注意到没有,其实雍正帝在雍正元年就将允祥的母亲移入了景陵地宫,登基之初就做出了如此大的举动,为的是什么?很简单,这是为了将十三弟允祥更加牢固的环绕在自己的身上,让其更加忠于自己,这是一种政治手段。后面我们就看出了吧,允祥在后来的所作所为,除了他本身和雍正帝关系就很好以外,当然也是对雍正帝如此善待其母的一种感激。这是儿子沾了母亲的光?还是母亲沾了儿子的光?谁也说不清楚,或许是二者皆有吧。作为一个普通的妃子,死后能得此殊荣,这辈子算是没白活。

清朝皇帝的妃子婉如的生平简介.

《孝庄秘史》中的宛如应该是虚构人物

历史上的福临的妃子号为董鄂妃

在清初历史上,存在着很多疑案,长期以来不仅是史家研究的热点,也是文学界、艺术界关注、演绎的重要题材,顺治帝是否出家即为其中之一。而在这一问题中,受到顺治帝万般宠爱的董鄂妃自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很多的影视剧和小说中,都讲到顺治皇帝因为董鄂妃病死而心灰意冷,执意出家为僧,给当时的清朝政局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可以说,董鄂妃本无意于政治,但她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她的死却给清初政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关于她的传说,更使她带上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秦淮名妓董小宛说。

《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等小说,均将孝献皇后董鄂妃说成是秦淮名妓董小宛。简要情节是:清军统帅洪承畴本是好色之徒,早闻“秦淮八艳”(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之名,尤慕董小宛。洪在攻占江南时,果然生获董小宛,藏之府中,企图霸占,无奈小宛誓死不从。洪无计可施,最后不得已,于顺治二年(1645)将小宛献入皇宫,遂成为顺治帝宠妃。也有说小宛是豫亲王多铎俘获,送入宫中的。

董小宛,历史上确有其人,名白,字青莲,生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秦淮名妓。崇祯十五年(1642),19岁的董小宛从良,嫁给了比她大14岁的著名的“四公子”(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冒襄)之一的冒襄为妾。二人感情真挚,相敬如宾。战乱中,夫妻二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达9年之久。董小宛终因劳瘁过度,于顺治八年(1651)正月初二日病死,时年28岁,葬于如皋昌氏的影梅庵。

为什么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董小宛与董鄂妃扯在一起了呢?可能是因为她们俩的姓中都有一个“董”字,二人又都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一些文人在编写野史时,为了使情节离奇,有吸引力,或出于对清朝皇帝的故意中伤,于是便采用了移花接木之术,将董小宛说成是董鄂妃了。其实,董鄂妃的“董”是满语译音,“董鄂”也有译为“栋鄂”、“东古”、“冬古”、“东果”的。

襄亲王福晋说。

现在也有许多著述和影视剧,认为董鄂妃原是襄亲王的福晋,后被顺治帝纳入宫中,成为宠妃。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清太宗皇太极的十一子,生于崇德六年(1641)十二月二十日申时,其生母是皇太极并建五宫中的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二年(1655)二月二十一日册封为和硕襄亲王,翌年七月初三日己刻卒,年仅16岁。

顺治帝幼年即位,母亲孝庄文皇后对他管教极严,加之朝廷大权长期由叔叔多尔衮掌管,形成了暴躁、猜忌的性格。孝庄文皇后出于政治顺治皇帝册立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诏书上的考虑,将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立为皇后。这位小皇后从小娇生惯养,尖酸刻薄,并不能体谅顺治帝的苦衷,常常与顺治帝发生口角,小两口的感情并不和谐。因此,顺治帝觉得事事皆不顺心,内心很是苦闷。清初有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制度,董鄂氏经常到后宫入侍,这便给顺治帝与董鄂氏的相识相恋提供了机会。董鄂氏的美貌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多情的少年天子的心,而董鄂氏的丈夫常年出兵打仗,闺中寂寞,也对顺治帝产生了好感。两个情谊相投的人迅速坠入了情网。《汤若望传》中有一段汤若望的回忆: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一千六百六十年产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皇帝陡为哀痛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像所致,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

这位皇子是皇几子,生母是谁?汤若望没有明说。福临共有8个皇子,除玄烨外,在7个皇子中,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皇六子奇授、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干等5人皆卒于康熙朝,勿庸考虑。这样只剩下皇长子钮钮和皇四子。钮钮生于顺治八年(1651)十一月初一日,殇于顺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日,只活了89天,生母是庶妃巴氏。此子虽也是早殇,但不是殇于顺治晚年,而且他的生母是庶妃巴氏,未封过贵妃,因此,钮钮和巴氏不可能是汤若望所说的皇子和那位贵妃。现在只剩下皇四子。该子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初七日,殇于顺治十五年(1658)正月二十四日,生母是皇贵妃董鄂氏,即后来的孝献皇后。董鄂氏死于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由此看来,汤若望所说的只能是皇四子和皇贵妃董鄂氏。但这里有两个出入,一是皇四子生年是公元1657年,而汤若望所说是1660年;二是皇四子生母是皇贵妃,而不是贵妃。

传说也罢,猜想也好,最后归于一致的认识就是,这位董鄂氏姿容绝代,才华出众,在佳丽三千的后宫中赢得了顺治帝专一的爱情,并至死不渝。

关于清朝皇帝的妃子婉如的生平简介.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爷骚扰下属妻子被扇耳光,世人以为他是怂包,他却凭此逃过劫难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