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佛都山景区的大德高僧释延佛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禅宗高僧八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佛都山景区的大德高僧释延佛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佛都山景区的大德高僧释延佛二指禅 (上)佛都山景区的大德高僧释延佛凄凉岁月,天地有知。
春去冬来,自然更迭。
然而,如水如风般流逝的日子中,变化的是季节,不变的是连佛那颗虔诚的心,那颗历经磨难修行不改的心。尚连福此时已经禅悟,他知道,自己一介残夫,要想修行成佛,济世渡人,不仅要悟透禅宗,还要悟透其它门类的大道,他从顿悟中感知,佛、儒、道、医是相融的,自己应该博采众家之长,修得超常功夫,方能得大道,弘法利生,济世渡人。
由此,连福更加发愤,在静悟参禅的同时,他又进一步精研医道,推演《易经》,苦读老子的《道德经》和史书,遨游于博大精深的中国精髓文化海洋之中,连佛一次次迸发智慧的火花,这火花由小到大,如宇宙之中的神秘之光,瞬间照亮了他心中积存的黑暗和疑云,让他热血沸腾,智慧大开,看到了常人不能看到的生命之路,寻到了一条通往修行成功的路。
为了精研医道,连福不仅将《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书翻烂读透,还亲自辨认草药配制草药。娘是他精研医道的支持者,娘不仅把各种草药从山上采来放到连佛的面前让连福依书辨认,还用省吃俭用的钱步行几十里下山进登封城买来山上没有的草药让连福辨认、品尝、配制。娘因此不知在崎岖的山道上摔过多少次,但娘从不说一句怨言,娘是在用慈母的大爱和自己的生命在支持儿子的修行。连福知道娘为支持他精研医道所付出的心血和危险,他一度曾经想放弃对医道的研究,想以此减少娘的辛苦。
娘知道儿子的心思和孝心,她知道儿子就要到达成功的彼岸了,他决不会因为采药买药的辛苦和危险放弃对儿子的支持,她宁肯以生命为代价,也要帮儿子,对她来说,没有什么不能给儿子的了,儿子连佛就是她的一切。
娘曾经掷地有声地对连佛说:“连福儿呀,娘知道你的孝心,但娘要你修好佛法,也要修成医道,将来好济世渡人哪。你现在已经快要入道了,不能有丝毫放松,你若修行圆满了,娘就甘心了,就是死了,也会笑着,娘就盼着你修得大道啊。”
娘的话,字字金玉,字字如钟,多少年来,一直铭刻于连佛的心中,响彻在连佛的耳边,让他清醒,让他永志不忘。这年冬天,刘延卿终于做好了家人的工作,来到莲花寺,跟连福开始修行。
刘延卿对连佛说:“我人笨,修不好,可我好手好脚,可以多帮大娘做活,可以多帮你做事,让你早日修成佛,谁叫咱俩有缘哩,我就佩服你,我就愿伺候你,我相信你能修成佛。”
连福很是感动地说:“延卿,只要你坚持修行,早晚也能修成。六祖惠能曾说:慈悲即是观音,你这样人品的人修行,肯定能成。”
刘延卿听了连佛的话,很受鼓舞,一脸虔诚地说:“但愿佛祖能保佑我。”
“一定会,一定会,阿弥陀佛。”连福也虔诚地说。
从此,刘延卿就跟着连福开始在莲花寺修行,直到1983年被连佛收为弟子。
也是这年冬天,大约是十一月中旬的样子。连福配药尝药时,不慎中毒,口唾白沫,四肢抽搐,急得连福娘和刘延卿慌手慌脚,脸色惨白,不知如何救连福。幸亏当时连福头脑还算清醒,他用手指地上的金银花,娘和刘延卿明白金银花解毒的事,赶紧生火熬金银花汤让连福喝,他这才慢慢恢复过来,捡回了命。事后提起这事了,娘后怕,刘延卿后悔,倒是连福想得开,他说,神农尝百草,不知中了多少次毒;李时珍采药尝药,也不知中了多少次毒,你要不这样,你就悟不通这药性,悟不通这药性,啥时能悟透这医道?既然钻研它了,就不怕,以后再小心就是了。
刘延卿对连福佩服至极,听了连福的话,说:“你要修不成佛,这世界上就没人能修成佛了,我算服你服透了。”
十一月很快过去了,入了腊月春节就一天天临近了。刘延卿的家里人死活要让刘延卿回家过年,连福和娘想到刘延卿这段时间跟他们一起修行受了不少苦,也想让他下山去过年,便再三劝他下山。腊月二十三,刘延卿终于被连福娘俩劝下了山。腊月二十五,娘也决定下山回马庄,一是回去看看连福的爹,二是准备些过年的东西带到山上来。
也许是苍天和佛祖在有意考验连佛吧,娘下山时,天还是晴天,可娘下山的当天傍晚,一场大雪就从天而降了,这雪一下就是几天,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满山遍野整个成了雪的世界。
大雪封山,娘被这场奇大的雪隔在了家里,急得她大冬天的不顾寒冷冒雪一次一次出门看路,但路早被厚厚的雪淹没了。娘的心里急,她知道洞里已经没有粮食了,只有咸菜、野菜了,儿子连佛还等着她上山送吃的东西,这上不去山,儿子可咋过呀!她一急,又一冻,便发高烧昏迷了,昏迷中还念念不忘山上的连福……
此时的连福,已经将洞中仅有的半碗咸菜和几把干野菜吃光了,洞中再没有什么可供他吃的东西了。他盼着娘快些回到山上来,但望着洞外厚厚的积雪,连福知道这样大雪封山的时候,娘是上不来山的。
第三天就要过去了,娘还没有消息,此时的连福已经一整天没有吃到东西了,他饿得肠子都快沾到一起了。他爬到洞口,伸手将洞口的积雪抓了一把,吞在嘴里,往肚里咽。一把雪吞起肚子里,他感觉肚里不那么饿不那么难受了,他又抓起一把雪,塞进嘴里,咽进肚里。这天,连福以雪充饥,度过了第三天。
第四天,雪停了,可娘还没有回到山上了,连福已经饿得有些头昏眼花了,再吃雪,感觉一点作用都没有。没办法,他只好将被褥子中的草掏出一些塞到嘴里吃,却是难咽得很。他在洞中寻找,寻找能吃的东西,但找来找去,什么吃的东西也没有,正当他绝望地靠在最里边的洞壁时,他突然发现洞壁的石缝中有一团白色的薄膜,他伸手将薄膜掏出来,竟意外地发现薄膜里包着一小把黑豆,黑豆也许放很长时间了,每个豆子上都长着一层黄毛,看起来就知道是豆子发霉了。连佛早已饿得顾不上这些了,他将豆子上的黄毛用手拂掉,然后就一颗一颗地将这些发霉的生黑豆吃进了嘴里,那一刻,他感到这些发霉的豆子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令他终生难忘。这夜,连福参禅至半夜时,不知不觉入了梦。梦中,他再次看到了一高有八丈的金人,金人口中念念有词,自称“释迦牟尼”。连佛跪倒在金人面前,问:“什么是天上天,口中口?”金人笑而未答,只见他伸出右手的手指让连福看,连福此时见金人的手指上写着“小小安安西西号号”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连福正要问金人“小小安安西西号号”是何意?一眨眼,金人不见了,只有金人所站的地方开着一池紫金莲花。
连福很快从梦中醒来,内心激动不已。自己为什么又一次梦到金人,梦到紫金莲花,梦到释迦牟尼佛?上次梦到金人是在清凉寺,这次梦到金人是在饥寒交迫的山洞里;上次梦到的八个字刻在大钟上,这次梦到同样的八个字写在金人的手指上。连佛不解其意,只感觉是佛祖在点化自己。这八个字的谜直到多年以后连佛见到中国佛教会会长赵朴初时,赵朴初方将“小小安安,西西号号”八字的谜底告诉了边佛。此为后话。
第五天的下午,也就是腊月二十九的下午,娘终于跌跌撞撞地回到了莲花山莲花寺寺旁的山洞里,此时的连佛,已经饿得将要昏过去了,一见娘终于回来了,他的精神突然好起来,叫了一声娘,满眼的泪就下来了。娘叫了一声佛呀,就哭了起来,母子二人在洞口抱头而泣。
过了一会儿,母子二人止住了悲恸。娘说,佛呀,娘来晚了,让你受罪了。连福看着满身是雪,满脸是伤的娘,说,娘,儿没事,是儿连累您老,让您老这大雪天受罪了。儿不孝,儿心愧。娘打断他的话,说,佛呀,别这样说了,娘知道你是个孝子,娘只要能看到你还好好哩,心里就高兴就放心了,娘真不知道你这五天吃啥活过来哩,连福呀,你真是命大呀,都是佛祖保佑你呀。
连福将昨晚梦中所见告诉娘,娘听了连声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是佛祖保佑,佛祖点化啊,佛呀,是好梦啊,好梦啊。”
连福看着娘高兴的样子,说:“娘,不说了,做饭吧,我已经好几天没吃天面饭了。”
娘答应着,开始生火做饭。娘从山下背来了少量的面、油、菜、豆腐、馍。娘给连福烧了汤,做了菜。这年腊月二十九的晚饭,让连佛一辈子都不会忘,娘在大雪封山时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在年底前赶回了山上,如果没有娘,也许连福就会饿死在山洞中,是娘在生死之际来到他身边,让他不但没饿死,反而吃上了一顿救命的热饭菜。
这夜,娘俩说了一夜的话……
灾难终于成为过去,连福和娘化险为夷赢来了又一个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也许人生的命运在春天也会赢来美好的改变,连福和娘的命运在这个春天里真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他们的人气越来越旺。
他们将从潮湿的山洞里搬进被赶出的莲花寺的大殿里。
他们将从这里出发,赶往少林寺拜师。
这一切都与莲花寺有着,莲花寺是连福娘俩生命得到改变的最重要的寺院。
莲花寺虽然破败,但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开放,初一、十五和平常的日子都有香客来烧香拜佛。
这年三月十五,莲花寺来了一位不平常的香客。这位香客是个老太太,是被他的儿子用架子车拉到莲花寺,然后由儿子背着她烧香的。这个老太太的儿子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将连福母子赶出莲花寺的人。这个人虽然是个地痞,但却有一颗孝心,他的老娘是个虔诚信佛的人,初一、十五都要烧香拜佛的。今年春天,他的老娘突然中风,右腿的和右手发生了偏瘫,为了治好他娘的病,这个人四处为他的娘求药,但不见好,到了初一、十五,他就将娘抱到架子车上,从山下拉到莲花寺烧香拜佛。
这天娘俩烧完香走出莲花寺时,他的娘突然发现了正在帮娘凉草药的连福。他的娘见连福在地上挪动着帮一个老太太摆放草药,问儿子那是谁?儿子告诉他,是一个残废人在这修行,叫连福,平常看些医书,鼓捣着给人看病,好像也有些手段,不知真行假行。
他的娘又问:“那他们咋住在这山洞里?住到寺里多好。”
他的娘这样一问,他一下子就想起当初自己和其他人赶连福母子的事,听娘问话,只好唐塞说:“谁知道……”
“你不是管这片山吗,你知道人家住这儿,不会行行好叫他们住寺里的殿里去?”他的娘又说道:“你看他们住这儿多可怜。”
听娘这样说,他只好应付:“好,好,改天吧。”
“儿呀,既然他会行医,那咱就买他些草药试试,叫他治治娘的病。”
“娘,他能治啥病,治个头疼脑热兴许瞎猫撞见死老鼠还行,你这病儿都请周围的名医治了,现在还没大好转,他咋能行?不中,不中,娘,咱赶紧下山吧,别耽误事啦。”
娘见他这样说,有些不高兴:“儿呀,你要孝顺娘,你就听娘的话,叫他给娘看看病,开两付药,没听人说,有病乱投医,这说不来他就治住娘的病啦,再说这草药就是治不住娘的病,也不碍啥事,快把娘拉过去。”见娘一定要让连佛看病,他只好硬着头皮将娘拉到了山洞前,主动给连福娘俩打招呼。连佛停下手中的活,也跟他打招呼。当连佛听明白这个人的意思时,他让这个人将他的娘从架子车上抱下来,看了看这个人老娘的胳膊和腿,用手捏了捏,又问明了发病前后的情况,然后就挪进山洞中,拿出了三包用破报纸包的草药,交给这个人。
连福说:“回去熬熬喝吧,应该有效果吧,先拿三包,有好转了再说。”
这个人见连佛不计前嫌,为他娘治病拿药,心里有些感动,赶忙掏出钱给连佛,要买这三付药。连佛将他递钱的手推回去,说:“我治病救人,从不收钱,再说这都是些草药,也不值几个钱,只要能治好大母的病,比啥都强。”
当初自己将连福母子的锅碗瓢勺扔出大殿,赶出莲花寺,如今连福以德报怨给自己的娘治病不收分文,两者相比,这个人良心发现,羞愧无比:“连福,兄弟以前有不到之处,请别计较,以后咱是好兄弟。”
连福摇摇头,笑笑,说:“没事,别想恁多,别想恁多。”
这个人将钱收回,将药放到架子车上,又将娘抱到车上,然后含泪下山了。
路上,娘问他是不是跟这个会治病的连福有啥过节,他便将当初的事一五一十说给了娘,说着说着哭起来,边哭边说:“娘,儿子一时糊涂,做了蠢事,真是罪过呀,自从娘得了病,我常常暗自想,是不是儿惹怒了上天,上天才惩罚我,让我娘得病了,娘……”
说着,这个人放下架子车,突然跪倒在山路上,以头叩地,边磕边说:“老天爷呀,佛祖呀,如果我有罪,求你们惩罚我,减我的寿,但别让我娘得病受罪啊。”
他的娘见儿已经知错,在车上劝道:“儿呀,快起来走吧,你的孝心会感动佛祖和上天,娘的病早晚会好的。”
这个人起身,抹了一把泪,拉着娘赶路下山。回家后,当天晚上就给他的娘熬了一付草药,两付药喝下去,他娘的胳膊和腿竟然能动了,第三付药喝完,他娘的胳膊和腿又好了许多,高兴得他和他的娘直焚
香祈祷。第四天,这个人早早地来到山上,激动地将他娘的病情告诉连福,求连佛再开些草区治他娘的病。连福听说自己的药已经对症了,心里也很高兴:“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大母很快会好的。”说完,又挪进洞中,拿出了六付药,交给这个人。这个人接过药,对连福说:“连福弟,以前是我不对,我已经知错了,从现在起,你们重新搬回莲花寺吧,我已经叫了几个人,帮你和大婶搬家。”
俩个人正说之时,几个人从寺院里走出来,有寺院里的道士,有俩个香客,还有俩个人是当初跟这个人一起赶连福母子的人。他们来到山洞里,不由分说,抬的抬,拿的拿,帮连福母子搬起了家。
连佛母子就这样被众人请进了莲花寺,在莲花寺重新安了身,从此开始住在大殿中修行,再不怕刮风下雨,再不用受人欺凌了。连福由此深深领悟了“以德报怨”的佛理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佛理。
再说这个知错改过人的娘,在连佛的精心医治下,一个月后,终于病症全消,有病的胳膊的腿恢复如常。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说莲花寺里有个“活菩萨”。连福的名气越传越远,越传越,前来莲花寺烧香、治病的香客越来越多,平常香客不断,初一十五香客挤满寺院,一些和尚、道士也慕名来到这里修行。
这年夏天,连福的朋友刘延卿不顾家人的劝说,正式来到莲花寺,跟随连福一同修行;曾经帮过连佛的女居士唐师傅也来到莲花寺跟随连佛修行;还有一位姓尚的男居士在莲花寺认识连福后跟连佛成了好朋友,经常到莲花寺陪连福下棋、聊天。直到今天,尚师傅仍然跟随释延佛在大法王寺帮着兴建寺院。他虽未出家,却一直为佛业做事,笔者采访时,曾与尚师傅同住在大法王寺的钟楼里,在他那里听了不少有关连佛的传奇故事。
连佛的人气越来越旺,香客们所捐的钱物越来越多,连佛告诉跟随他修行的众人:咱要省吃俭用,用香客们所捐的钱粮,重修莲花寺,让莲花寺兴盛起来。刘延卿、尚师傅、唐师傅等人听了连佛的宏图大愿,都深受鼓舞,赞成他的雄心,更钦佩他的人品。娘更是高兴,看着儿子一步一步修行得道,心胸越修越广大,她睡觉眼里都含着幸福和激动的泪。此时住在莲花寺的大殿里,她和受尽屈辱和苦难的儿子终于过上了平安修行的日子,再不用为吃为住发忧发愁,此时的她,夜里才睡上了安稳的觉,她无数次祈祷,感激佛祖的恩惠。
当香客们听说连佛要重兴莲花寺时,许多人自愿来到莲花寺,捐献钱、粮等物,支持连佛重兴莲花寺。
连佛没有辜负香客们的心,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先后用这些钱粮修缮了莲花寺的观音殿、万佛殿、菩萨殿等大殿,使莲花寺面貌焕然一新。
连佛的朋友尚师父当年在修缮莲花寺时曾出过不少力,说起当年的事,感慨颇多。他说,我是自愿去帮师父干活的,为帮师父完成重兴莲花寺的心愿,也是从心里佩服师傅,才不计报酬无私无怨在寺里干活。在修寺时,师父出了最大的力,一是香客们是冲着师父捐来了钱粮,可师父却从不乱花一分钱,精打细算,把钱都用到了修寺上,因为他是木匠、泥瓦匠,所以对修大殿的事很精通,从一砖一瓦到一根柱子一架梁,他都亲自指挥,寺里的人没有不佩服不感动的,没有师傅,莲花寺咋也兴旺不起来,咋也不会有今天。
唐师父今天说起连佛,眼里含着泪花。她说,现在我已经跟随师父出家了,负责着大法王寺地藏殿的事,虽然现在人老了一身病,但还坚持着为佛祖做事。当年为支持师父修莲花寺,我一次一次下山,把家里的粮食背到山上,支持师父修行。师父是个双腿残废的人,可他有那么大的毅力坚持修行,还重修莲花寺,真是了不起。我跟随师父多年,师父受的苦受的罪太多太可怜没法说,许多事我都知道,想起来说起来就想哭……
当年的连佛,如今的释延佛大师回忆起在莲花寺的那段修行岁月,感慨地说:“凡事自有定数,佛家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吃尽人间苦,受尽人间罪,我和娘依然虔诚修行,最终苦尽甘来,有了莲花寺那段相对平静的修行,我一残废人以佛、儒、道、医为本,为人指点迷津,施药救人,造福众生,赢得了香客们的尊敬,也使自己的修行越来越深,感悟到佛学的奥妙和广大,智慧和力量。”
莲花寺,是连佛修行的转折之寺,也是他正式皈依佛门前修行的最后一个寺院,在这里,他和娘先受辱后受敬,并最终从这里走向少林寺,皈依佛门被少林寺大和尚永山大师收为关门弟子……那是一九八三年四月初三的深夜,连佛静悟参禅后入睡。当晚,他又一次梦见了一位高约八丈的金人,自称释迦牟尼,口中念念有词,手指西南方向,金人的手指上写着“小小安安,西西号号”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口中念着“天上天,口中口……”连佛叩拜金人:“小小安安,西西号号”八字是何意思?弟子不懂,请佛祖点化。”金人笑而不答,连佛再向金人叩拜,金人突然不见去向,金人站立的地方留下了一池紫金莲花……
连福从梦中醒来,大惑不解。自修行以来,这已经是第三次梦见金人梦见佛祖了,难道真的是佛祖在点化自己吗?
连福将梦告诉娘,娘听了欣喜不已,立即焚香祈祷:“连福呀,你前后三次梦到金人梦到释迦牟尼佛祖,这一定是你的修行感动了佛祖,佛祖才让你在梦中见到他,这是佛祖在点化字啊,娘今天就去少林寺,找永山大师,让他解解梦。”
这天上午,娘离开莲花寺,一路翻山越岭,直奔少林寺。到了少林寺,在禅堂找到了永山大和尚,跪倒磕头,然后将儿子的三次梦说给永山大和尚。
永山大和尚听完连连福的话,满面喜容,说道:“施主啊,你儿梦到上金人,实乃佛祖释迦牟尼,可喜可贺啊,佛祖在点化你儿,不知你儿可曾拜师?”
连福娘说道:“我儿残废,谁能收我儿为徒,没敢想过拜师的事。”
“再过几天,就是四月初八,乃我佛释迦牟尼诞辰之日,那日你和你儿连佛来少林寺拜师,贫僧收他为徒。”永山大和尚和蔼地说道。
连福娘闻听永山大和尚的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惊诧地说道:“大师,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永山大和尚点点头,说道:“你儿连佛与佛有缘,与贫僧有缘,他苦修六载,历经灾难,已经得道,实话对你讲,贫僧昨夜于定中也见到了一八丈高的金人,自称释迦牟尼佛,他手指东南方向,那里紫金莲花开了半边天,有一硕大的紫金莲花上坐着一位相貌端庄的罗汉,金人对贫僧说:他历经七灾八难,受尽人间屈辱,与你有师徒因缘,说完此话,金人不见,我从定中醒来,顿悟是佛祖要我收徒,此徒正是你儿连福。你回去吧,告诉你儿,四月初八贫僧正式收他为徒。”连佛娘再次跪拜永山大和尚,离开少林寺,一路小跑回到了莲花寺,将永山大和尚的话告诉了儿子连福。娘说,连福呀,你终于修成了,终于能皈依佛门了,终于能拜师了,娘终于活着看到你修行成功了,娘太高兴太高兴了。娘说着说着,满脸是泪。
听着娘的话,看着娘高兴的样子,连福激动得也是满眼满脸的泪,他颤栗着声音对娘说,娘,儿像做梦一们,做梦一样,娘陪儿六载修行,为儿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终于盼到了这一天,这一切都是娘修来的,儿一生一世也报答不了娘的恩情,娘,儿现在要给您老磕几个头,儿一肚子的话说出来也不能表达儿的感恩之情。连佛说着,以头叩地,给娘磕了三个响头。
娘扶着儿子,为他擦额头上的土。娘说,佛呀,娘知道你的心,知道你的心……娘动情地说着,泪水滴到了连福的脸上、手上。
四月初七,连佛和娘不要任何人送,踏上了去少林寺拜师的道路。
连福架起木架子,在娘的陪伴下,一步一挪,顺着山路朝着少林寺走,走了一天一夜。终于在第二天上午,赶到了少林寺,在隆重的收徒仪式上,连福被一代高僧永山大和尚收为高徒,正如本书第一章所描述的拜师情况,连福被永山大和尚赐名释延佛,从此开始了他跟随师父修行的难忘岁月。有关收徒仪式本书已在第一章做了详尽描述,故在此不再多言。
从此,尚连福成了释延佛,并最终成为一代大德高僧……
二指禅 (上)罗汉桂琛是不是二指禅的创始人,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琛祖的二指禅玩得最好,还带出了一位顶尖的弟子。
地藏院方丈开启文益本心的过程十分有趣:
几个小和尚经过地藏院,因为下雪而逗留。
弄好取暖的火炉后,地藏院方丈(桂琛)来了。
围炉唠嗑——有大雪、有别墅、有高人,壁炉里的松枝噼啪作响……
这段传记文字洗练隽永,像是随手的几笔速写,一个颇有“深山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之(是不是海德格尔所向往的)“诗意栖居”诸元素的场景,已经赫然呈现在眼前,我好喜欢,虽然后面的对话寡淡了些:
“这是去哪玩咧?”
“瞎跑。”
“瞎跑啥咧?”
小和尚把脚边的石块踢出了门:“不知道。”(脑补表情:小不耐烦)
方丈挠挠新剃的铮明瓦亮的头:“嘿嘿不知道这俩字听着舒坦。”(脑补画面:洪老点化苏灿)
然后,方丈与小和尚讨论起《肇论》关于“天地与我同根”的观点时,有点意思了:
方丈:“山河大地,与上座自己是同是别?”
小和尚(不带抬头):“别。”
方丈竖起两指。
小和尚(猛地抬头):“同。”
方丈又竖起两指,飘然而去。(自行脑补画面)
有学者说这是琛祖引导启发文益去悟到了“理事不二,贵在圆融。”(《华严六相义颂》)
非也。那么依照古法,还举一指就够用了嘛,何必多那一指?何必多此一事?何必多此一举?
博士不知道方丈说的“山河大地”是指“天(地)”,而“上座自己”是指“人”——这就是典型的“博士买驴三纸无驴”。
我们修行人照着学术论文去参禅悟道,那岂不就是古人说的“驴年去得”ಥ_ಥ
“天”与“人”合、“梵”与“我”合,就是禅法的核心。
人一旦合住了这“二物”,马上就明白六祖说“我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云门说“一条柱杖子,化为龙,吞却乾坤去了也。”方会说“柱杖子横也,是弥勒放光动地;柱杖子竖也,是弥勒放光照曜三十三天。”盘山说“这为万物之主,有时孤峰顶上独立,有时虚空背上经行。”景元说“须弥顶上浪翻空”——佛说“遍一切处”道曰“皆知子时窄,不知子时宽。”
马上也就明白了憨山说:“一粒但能轻嚼破,始知佛法总无多。”马上就是明白憨山说“一粒但能轻嚼破,始知佛法总无多。”
一切一切的说法、万法,皆由此演绎。
虽然林三虎感冒的是兵书和权谋,但是这几段大元帅的读书经验,用于宗教(哲学)研究,可以说真好,就插在这里吧,权作大元帅过来“打酱油”了-`д´-
笑话。雪停了,送客到门口。
方丈指着院落一块石头说:“你是经常搞讲座的,整日介宣扬唯\心\主义,请教这块石头是在心里还是在心外啊?”
文益说:“心里。”
方丈说:“内心揣一块石头跑路,它累不累呀?”
注意:
小和尚说“内心”的时候,他还是一位(死记硬背)经典的背诵者,和严重的自以为是的我执者——否则,老同志指着外面的石头问“在心内在心外”,只是(识心)换掉了(慧心)那么一个概念,小同志怎么就原地转圈了?
归根结底,还是后者没有切入“天人”模式,他的“思维模式”还是“人”的“思想”。
对于“这个”(肉团心)还“结实得很”、还“牢不可破”的跑路小和尚来说,那条从“银山粉碎”到“遍及一切处”到“三摩地”的路,显然是没有跑到起点,没错,是没有就位到起点:
距离那个“不得思量”之“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处,显然还有“很长”或“咫尺”的一段路要跑;
距离那个“不得拟议”之“不在心内,不在心外”处,显然还有“很长”或“咫尺”的一段路要跑。
他自己的处境他自己很清楚,还有“很长”的或者“咫尺”的路要跑,只是不知方向跑错了,只是不知向内才是正确的方向,只是不知“道不属知,不属不知”——前面跑过来的人,说得清清楚楚嘛。
于是乎,被“没心没肺”的糟老头子轻轻地一带,路歪沟里了吧。
就问你还瞎跑不?方向错了,停下就是进步!
这就禅人常说的“脚跟未稳”。
不过,文益还是很有眼力见的。
他决定不揣了,这不就放下了包袱,请求留下学习。
后面的情形简单说就是,每天都向领导汇报思想。
就跟咱们尘世一样,领导呢,总能指出他的逐日“呈见解”未见天机:
“佛法不是这样子的!”
小同志不得已,不断地换着角度“说道理”,领导只有一句话:
“佛法不是这样子的!”
言外之意:
“就专业而言,其实你尚未穷理尽性,不客气说连‘理入’的门也没有入。”
新人彻底不揣了:“某甲今日无话可说。”
然后,老人才“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对了。不假外求,一切现成。”
“某甲”茅塞顿开。不知想起见面时方丈说过“不知最亲切”没有?
总之,一言之下,文益恍然大悟,后开法眼宗,门徒千余,得道者八十又三。
读这则公案,总让人想起洪祖开发苏察哈尔灿之潜力的那个名场面……
因为小同志出场就在端,才有了老同志那么地说:“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
当然,画龙点睛的那一句“若论佛法,一切现成。”笔者有点不解了:
因为老同志的发言真的“平淡无奇”!既不如“庭前柏树子!庭前柏树子!”那样得突兀那样得果断那样得掷地有声、不容置疑,也不如“一口饮尽西江水”那样得“刺激”人心、逼得“内急”,更不如“干屎橛子”,令人耳闻“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嗯嗯,这个天外之雷之“一震之威”厉害吧,险些让韬光养晦的英雄人物露馅。但是,根本不能和吕祖之“普化一声雷”相提并论!后者乃由内而发……能震的人……六根脱落……虚空粉碎……所以陈祖说“说甚孟德,休言刘备。”啊哈哈呵呵-`д´-
或曰:你和小同志一样跑远了吧?
No,我现在就在兜率宫内院吃老君的茶嘞,并未走出黄庭一步呀:
上品丹法,与禅道通着咧!参吧。
嘘——,我没说,你说的啊,一大群杠杆已经出发在找你的路上了,那群可是相当得……大啊!
就问:禅说“一粒米”道谓“一粒粟”,请教诸君,“米”与“粟”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窃以为,与诸君散步了这么一程,其慧根猛利者、其“心有灵犀”者,当略有所得、当略有所悟了。那么,会把它化成无所得、无所悟么?
况且,有知名金句在先:“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那么,琛祖的一句“一切现成”如同直译,或者说“抄袭”六祖?分明和后生的“不知”一样,也属于“背书”之说类,毫无创意,哪来恁大的药劲,让人听得汗毛倒竖,形同中\蛊,甚或当场麻\翻,当场“倒也”?!
当然了,谚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许吧,恰好你来,恰好我在,巧合了。
当然了,“雪霁辞去,藏门送之”——在这惜墨如金的文字间,此时此刻的咱们实在不知彼时彼刻小同志恍然有悟的详细场景。
总的来说,故事给人的既视感是:
这位老人带新人的方法,实际上,是不断地偷换概念、制造问题,不断地敲打对面的“架子”,直到它零散一地——毕竟见面时那货还不知眼前是谁,就在那端着自个不放,即单先生说评书时,时不时插一句的“不服高人有罪啊”。
简单地说,罗先生的教学方式是话不多说,先教做人,不耽悟道。
这个故事对我们修行人最大的启示是,遇到骨灰级别的玩家时,咱就不要端着了!
我寻仙问道以来一直就是这样,我从来不被对方的“外挂”迷惑,我只看你的货!
不要说学历、职称、血压、血糖、血脂等等、等等,各项指标综合指数我都不会比你低(多少)我骄傲了么?我只看你的货——你的货——你的货的指标:
简而言之就是你的证量、心量和你的“见解”、所“说道理”。
某甲是文益自称,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大大方方地说出个“我”字来?
这与秦始皇称“朕”不一样,这时,禅宗的“极\端\主义”思潮溢了出来: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嗯嗯,和道家“抱一为天下式”的“建仓”、“囤货”以求“长生久视”观完全相反,禅宗最后是要“抛货”、要“割\肉”的:
“如何是佛?”“截\断脚跟。”
“如何是佛?”“截\断脚跟!”
“如何是法?”“掀了脑\盖。”
啧啧,堪称人类文化思想中……最\骚的文化思想没有之一。
“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雪窦)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龙牙)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同安)
“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黄龙)
前一、二、三句都很“浅显易懂”,最后一句需要简注一下:
“四海者”,谓“尽大地”谓“万法”谓“三界”谓“吾人心”——肇曰“会万物为自己”,噢宇宙……全在大圆镜子里,噢“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看见了……就看见了……
就是说,“大圆镜智”也是幻象……噢“慧剑当心刺,心亡法亦亡”……镜子该打破,就得打破……
岂不可惜?没啥可惜的。
或者说,可惜有什么用:
“生老病死四等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所以“行人莫与路为仇”……
还要说么?就像漂漂亮亮的、耸入云端的新居的钥匙已经给了,旧屋老房还有故\宫什么的,该拆的就得拆-`д´-
还要说么?阎王要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虽然“俱胝一指头,千古曾无对。”
但是文章还得继续往下做呀,诗还得写,远方还要去,日子要照旧过是吧?
不能因为前面的“崔颢题诗”,李白就不出世了吧。
于是,“拳击禅”出现了。
从一指、二指到一拳,有了“质变”,前面还都是静态的“文\斗”,这一拳开启了“全\武\行”,虽然书面上是“擗鼻与一拳”或“劈胸一拳自此打断命根。”注意,这里“打断命根”在实践中指“向死而生”哦,别想多了。当然喽,“穿却德山鼻孔,换却临济眼睛”也是同一个药镜喔。就问一句,“失去鼻孔”是不是“打断命根”了?
“换却眼睛”自个参吧。用俗话说你今后不再是“肉眼凡胎”了呵呵。
一般而言,行拳击禅的双方,都是向着膝上或胁下,象征性地一捣——碧峰就是以这个标志性的动作,告诉师父,经过“昨夜金刚怒目瞋,一拳打破精灵窟。”他已经知道了“顶门直下轰霹雳,针出膏肓必死疾”的结果,他已经领教了“无孔铁锤当面掷”的厉害:
尔时,此针此锤,亦曰此锥、此棒、此指,亦曰此腿、此脚、此拳,粘上(人心)死,挨上(识神)亡,所谓“一喝耳聋脱体彰,舌头拖出断人肠。”
尔时当下,说啥都是多余,也说不得。
尔时当下,半点不由人,“不宰是真功”。
尔时当下,“万载洪机一发,直得耳聋眼瞎。”
尔时情形,“跳出跳不出,喑痖又盲聋。”
尔时情形,“木人石女”,岂能说之?
尔时境界,“一见便了,更不狐疑。”
于是乎,就顺手把师父的床榻掀翻了,算提交了那“千言万语”也道不尽说不明的博士论文,关键词就是:一夜无眠和……
看见没有,这一拳的威力,禅人没有夸张,丹派可以作证。
神赞入灭以前,剃头洗澡后,打钟招集大众来听他最后的说法。
“大家想知道什么是无声三昧么?”
“想!”
“那好,我现在就演示,大家请安静,不要多想。”
大家一心一意的侧耳聆听无声三昧,他默默的坐在那里,就此圆寂了。
禅宗游戏规则里,噱头多着嘞:
说出个“你”、“我”来,都不是超乎完美的品相,都是拖泥带水的着相。甚至,连“修道”也说不得!
所以说“以字不成,八字不是”——历代高僧,舞文弄墨,围着一个字,绕啊绕,跑啊跑,乐此不疲。
谁都知道那啥字,谁说出来谁失格。
黄龙说“古人随时一言半句,亦无巧妙。今人用尽心力安排,终不到他境界,用此思维辨于佛境,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纵经尘劫,终不能著。”
冯梦龙说了个“不语禅”:
现代人玩不起这个文字游戏,那啥事都别干了各种义务别担了。
但是落到修证,还真得自个埋头苦干——“各人生死各人证”。阎王叫时,纵然父母子女,亲情如斯,谁也替不了谁啊。
不单是高僧给不了人“金针”,高道的“金丹”也给不了人哈,都得自己“修炼”:
佛说“自修自证自菩提”;
道曰“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愚迷识不全。”
僧曰“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尽在诸人脚跟下,各请自家回互取。”
又道是“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佛都山景区的大德高僧释延佛和禅宗高僧八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